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7-20 15:20:39 作者: 浏览量:

各年级、各团支部:

全国和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明年举行,为培养我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校内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经研究,决定从20226月开始至20234月,举办我院202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咨询指导、作品申报与评奖等工作,特成立我院202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张成伟 韩玉璞

副组长:王海霞 胡运锋 刘军奎 娄本东

成 员:万晓飞 吕俊杰   韩成才 祝小楠

杨廷强   王亚娟   邵志强

赵庆灿 张红星 王国辉 齐斌尧 杜梦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团委。

 任:齐斌尧(兼)      

 员:张梦寒

麻贞贞  武佳妮  闫家怡  程爱琳

二、竞赛主题

崇尚科学 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

锐意创新 勇于实践 迎接挑战

三、参赛人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四、作品分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限定在理、工、农、医四个学科,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役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 科技制作 A类至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

4. 小发明创造 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五、参赛作品和作品申报

1.参赛作品可以是目前某位教师、某个实验室或集体正在或将要进行研究的项目;可以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2.所报参赛作品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我校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3.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用A4纸打印,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科技发明制作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六、竞赛日程安排

大赛分为院系初赛、校级复赛、校级决赛、参加全省竞赛四个阶段进行。

1.院系初赛阶段(自通知之日起至20221024日)

本阶段主要由各年级负责,进行本年级竞赛的策划、宣传和培训,并进行初赛预审。初赛阶段只需提供一个题目名称和300字左右的内容简介。指导教师利用暑期指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开展社会调查之后,指导学生撰写完整的作品(40-50页的作品)。

2.校级复赛阶段(20221025日至20221210日)

本阶段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团委负责,组织专家评审组对进入初赛阶段的题目进行初步评定,并确定培育项目。

 

3.校级决赛阶段(20221210日至20233月初)

本阶段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团委负责,重点对有潜力的作品进行跟踪指导,进行补充调研,完善作品并撰写作品申报书。之后,组织模拟答辩,准备参加校级决赛评选。

4.参加全省竞赛(20233月至20234月)

本阶段主要由校团委负责,聘请有关专家对全省竞赛入围作品作进一步指导,逐步完善作品并进行赛前集训,组队参加比赛。

七、评审标准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具体来说: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评审标准

a.科学性(占40%),其中科学意义(15%),研究方法合理性(10%),结论重要性(15%);

b.先进性(占30%),其中先进程度(10%),创新程度(10%),难度(10%);

c.现实意义(占20%),其中应用价值(10%),影响范围(10%);

d.综合权重(占10%),其中专业组长加权(5%),评委会主任加权(5%)。

2.科技制作、小发明创造评审标准

a.科学性(占20%),其中技术意义(10%),技术方案合理性(10%);

b.先进性(占30%),其中先进程度(10%),创新程度(10%),复杂程度(10%);

c.现实意义(占40%),其中经济效益(15%),推广价值(15%),成熟程度(10%);

d.综合权重(占10%),其中专业组长加权(5%),评委会主任加权(5%)。

3.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标准

a.科学性(占30%),其中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0%),论证的严密性与;论据可靠性(20%);

b.先进性(占30%),其中创新程度(10%),难易程度(10%),学术水平(10%);

c.现实意义(占30%),其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5%),影响范围(15%);

d.综合权重(占10%),其中专业组长加权(5%),评委会主任加权(5%)。

八、表彰奖励

依据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九、参赛要求

1.各年级、各团支部要积极动员、精心策划,确保按质按量按时提交初赛申报表和申报书提纲。

2.2021级每个班至少申报5个团队项目,2020级每个班至少申报4个团队项目。每个团队一般由3—6人组成,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申报项目;在不同的赛段,团队成员可做适当调整。

3.初赛项目申报表的电子版以班级为单位,以压缩形式发送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创部邮箱:zgxytzb2019@126.com,发送时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班级+挑战杯作品”字样,各团队的电子版申报表命名为“负责人姓名+申报表”。

4.提交初赛项目申报表的截止时间是202291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二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