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3月28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组织教师线上观看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由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吴艳晖主持,主要围绕“原理”课程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两个专题内容展开,活动以教学展示、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研讨。
在说课展示环节,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正群围绕“我们怎么认识和改造世界”这一核心问题,以“认识之源—认识的本质与过程—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使命与担当”为主线,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什么是科学的”“我们的认识会有终点吗”“真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实现自我”等学生的困惑点进行讲解。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晶晶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围绕“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谁才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四个关键问题进行讲解。两位教师的说课展示突出问题导向,以真问题驱动教学过程,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吸引力,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在专家点评环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侯丽羽、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胜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点评,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进行了总体点评,不仅充分肯定了2位主讲教师精彩的说课展示案例选择经典、逻辑论证严密、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下的诸多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而且就如何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故事感、实践性等问题给出了实用性的指导和建议,强调聚焦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答好思想困惑,用时代的语言来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深化认知。
与会教师表示,此次观看线上集体备课受益良多,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深对“原理”课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教学改革意识,不断改进“原理”课教学质量,提高“原理”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