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77月。其前身是始建于1984年的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和思想品德教研室,2000年更名为马列主义教学部和思想品德课教学部,2005年合并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017年正式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6月,撤销原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建制,合并成立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实践教学中心、综合实验室等9个教学教研机构,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1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8人,博士2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高层次人才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在河南省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并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多名教师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能手”、“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安阳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目前建有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1个(与相关学院共享),硕士学位建设点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为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联盟豫北片区牵头单位。近年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80余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项。

学院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学院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的生命线,结合生源特点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现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1个(思想政治教育),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门(红旗渠精神育人社会实践),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省级优秀课程1门,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6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建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精品课程3门。在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通识教育训练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阔的理论视野,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探索精神。

学院学生精神面貌好,综合素质高,进取心强,在各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屡创佳绩。近年来,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的“奥林匹克”——“挑战杯”竞赛中,先后获得55个省级奖项,13个国家级奖项,10次获得学校的“挑战杯”(第一名),尤其是2022年首次获得“挑战杯”国赛一等奖,也是河南省高校获得的唯一最高奖项;学院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学生先进典型,有9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或提名奖,1名学生入选首届“河南省最美大学生”,1名学生荣获第五届“河南省最美大学生”优秀奖,1名学生荣获“河南省十佳团支书”,1名学生荣获“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党员标兵”,1名学生荣获“河南省三好学生标兵”;“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荣获全国重点团队、全国志愿服务金奖;“七彩圆梦”魅力甲骨支教团荣获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学院团委两次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大学生政治理论工作坊”获评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团支部荣登2022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引领力TOP100榜。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以生为本,多策并举,全力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就业。自有本科毕业生以来,学院连续16年被评为“考研先进单位”。毕业生总体考研率稳步提高,毕业生总体考研率平均在25%以上。此外,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在学校名列前茅。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和党政领导,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学院党委切实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党建品牌“用好红旗渠精神,打造‘3443’党建工作体系”为统领,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党建、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育人全过程,深入拓展红旗渠精神的育人功能,相关做法被人民网、新华网、全国高校思政网等媒体以《打造“3443”工作模式,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锻造能力作风过硬的党建工作队伍》为题进行了报道。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扎实推进支部建设。教工第一党支部先后获评校级样板支部、省级样板支部、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党委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